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,甚至连孩子都在家长的影响下有了压力。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,四川一名小学生,跳楼之前疑似留下了一张纸条,说感觉很累很绝望。难以想象,这个年幼的孩子自己承担了多少的压力。
虽然小学生的年龄并不大,但是他们也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。从离开家,进入学校之后,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独自面对,除了课业上的负担,还有人际交往的问题。
有些家长,会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,觉得小小年纪有什么心事呢。这样的想法会慢慢地疏离亲子关系,会让孩子在家中也仿佛呆在孤岛里,没有人可以倾诉,没有人可以依靠。
家长说话,孩子不听。这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叛逆,更重要的原因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。如果往前追溯,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首先出现了问题,才会有这样的结果。
有三种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,是不少家长做过却忽视的,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大。
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。
当家长在抱怨孩子不听自己话的时候,有没有反省过孩子在跟你说话的时候,你有没有认真在听呢?
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忙碌或者是生活的压力,也可能只是因为单纯的忽视。当孩子在跟家长说话的时候,有的家长并不愿意认真地去听孩子说了什么,去了解孩子的诉求是什么。
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,是需要沟通的,而沟通的前提是懂得倾听。亲子关系虽然有天然血缘的连接,但是如果家长跟孩子缺乏沟通,不愿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,那么这样的关系也会慢慢变得疏离。
在孩子的世界里,最重要的人当数父母。从一出生以后,孩子的安全感来源,就是源于家长。当自己的需求能被家长听到,并且能够得到及时回应,这对孩子来说,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。
如果父母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,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不理睬或者是漫不经心,那么孩子在跟其他人交往的过程当中,也不会去倾听别人,这就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造成阻碍。
不愿相信孩子。
信任是相互的,家长想让孩子信任自己,愿意跟自己沟通,首先家长应该相信孩子。
有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,很想跟家长去解释,并且保证自己能够改正。但是有些家长这个时候,会从言语或者是表情上,告诉孩子,并不相信孩子可以做好。
有些家长会在孩子跟他人发生矛盾,或者是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之后,首先去听他人的说法,而不是选择相信孩子。
家长对孩子的信任,建立在家长对孩子的了解,以及尊重的基础上。愿意去了解孩子的内心,能够平等地跟孩子相处,信任孩子,这样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。
不愿肯定孩子。
经常批评孩子或者是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,却看不到他的优点,这样的家长,也不在少数。有些家长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孩子的高要求,能够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。
但是不管家长出于怎样的“苦心”,在孩子的心里,不被家长肯定是非常难过的一件事,对其自信心也是严重的损伤。
不是说家长要盲目地去夸赞孩子,而是要客观地看待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,能够给予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。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,而且更有动力前行。
多听听孩子的心声,当孩子在跟自己说话的时候,家长是否可以暂时放下手机,认真地去听孩子的诉说。如果实在很忙,可以直接告诉孩子,现在不方便,等忙完再来聊天。
做相信孩子的家长,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急于批评指责,先去听一听孩子的理由。家长信任孩子,孩子才能够更信任家长。
学会表扬孩子,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进步,或者是身上的闪光点,表扬鼓励孩子。客观理性地指出孩子的缺点,并且给出建议,或者讨论如何改正。让孩子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,更好地成长。
育儿之路,更是家长自身的成长之路。
粤有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